欢迎访问大悟户外旅行网
客服热线: -

大悟户外旅行网

趣旅行 一起浪(大悟俱乐部)

客服热线 -

关于醉氧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[复制链接]

趣浪运营 | 2024-09-02 22:32 215 0
醉氧是由于人的机体刚刚适应高原地区低氧环境,重新进入氧气含量相对高的地区,就会再次发生不适应,从而出现疲倦、无力、嗜睡、胸闷、头昏、腹泻等症状,会产生一种所谓“脱适应反应”或称“低原反应”。 在医学上,也俗称“醉氧症”。根据高原活动时间、到达高度的不同,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不一样,一般1-2周可自行消失。
初上高原的人都有一种代偿反应,即血红蛋白增高、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。久而久之,人体对高原缺氧环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。从高原来到平原地带,又产生了一个从低氧环境到常氧环境的变化,机体原来对高原的生理适应成为过去,"历史任务"已完成,就会逐渐地解脱或消退。这一变化就是所谓 "脱适应"。
这种"脱适应"反应,可能出现疲倦、无力、嗜睡、胸闷、头昏、腹泻等症状,就像喝醉了酒一样。个别人因体质原因,血液、心、肺等生理异常参数,恢复到平原值后还会继续下降,甚至低于平原值。有些人在平原连续居住两年后,还会出现血红蛋白含量降低、心率缓慢、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、肺动脉高压逆转等症状,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后果。
重视醉氧症的一千个理由
1、醉氧症的发生率较高(87.6%),几乎是“十人九醉”。大部分人的醉氧症状是轻到中度,但有7.7%移居人群的醉氧症是重度(这个比例可不低哦!),需要对症就医治疗。
2、醉氧症一般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,但涉及全身各个系统。在所有醉氧症状中,神经系统的症状最为常见,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。以往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症状,如性功能减退,其实在移居人群中也并不少见,达到了23.6%。
3、大部分移居高原人群返回平原后,一周至一个月醉氧症状会逐渐消失,但有少数人的醉氧状态长期存在。据调查,醉氧症状持续时间在1年以内的占57.8%,持续3年以上的占10.5%;极少数人是“活到老、醉到老”,甚至极个别人不适应平原气候而重返高原颐养天年。
影响醉氧症发生的因素有哪些?
1、与年龄成正比。进入高原时的年龄越大,醉氧症状越明显;返回平原时的年龄越大,醉氧症状越重。
2、与高原居住时间成正比。高原居住时间越长,醉氧症发生率越高。
3、女性略高于男性。中度以下的醉氧症,女性的发生率比男性稍高;但中度以上的醉氧症,男女是平等的。
4、与海拔高度无关。醉氧症的发生率和症状轻重,与移居高原人群工作生活的海拔高度并无关系。
5、与高原反应有关。上高原有急性高原反应的移居人群,醉氧症状的发生率和程度都远高于无高原反应的人群,尤其是中度以上醉氧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。这可能是因为有高原反应的人群机体对氧分压变化较敏感,但代偿机制弱,导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。
综上,醉氧症状的发病在移居人群是广泛存在的,而且症状的发生与年龄、性别、高原居住时间以及有无高原反应相关
应对"醉氧"需注意这些方面:
(一)注意休息
旅途奔波本来就辛苦,加上"醉氧",回来后更需要好好休息,恢复状态和体能。
(二)注意饮食
多吃抗氧化食物,多食用蔬菜和维生素,少饮酒。
番茄、橘子、草莓、豆制品、茶叶等食物富含维生素E、维生素C、茶多酚、大豆异黄酮等食物成分,抗氧化作用强,有益于防治"醉氧"。
症状较重者还可服用维生素E。
(三)多饮水
每日饮水2-3升左右。
从高原下到平原,应当采取"循序渐下"的预防措施。比如,先从5000米下到3000米,休整一段时间再往低处走,必要时还可以进高压氧舱进行1-2次治疗,"醉氧"的症状就可以缓解。


网友评论

正在加载评论数据...
      评论请先登录,或注册
      相关推荐